作者:寧遠
一個重要的事實是,疾病的症狀也正是對疾病的治療。 治療危機是免疫系統的深度反應,為身體進行清理和解毒。它是人的精神重塑身體的巨大努力,以使身體適應性更強。
對待發燒的新態度
菲力浦·英草博士/文 韓肖倩/譯
菲力浦·英草於1966年從紐約阿爾伯特·愛因斯坦醫學院獲得醫學博士學位,之後在英國和瑞士學習人智醫學。他在紐約23年,然後在丹佛10年,從事家庭醫學實踐工作,現住在科羅拉多的克裡斯通,處於半退休狀態。
VH:Incao博士,能否請您簡要介紹一下什麼是人智醫學?
PI:當然。人智醫學是西醫的延伸,它的基礎是有遠見的奧地利科學家魯道夫·斯坦納
的學說。它不僅考慮人的軀體,還考慮精神、靈魂,生命力,或者叫“氣”。所有這些方面在人類的生理和病理方面共同作用,進行治療時也要全部考慮進去。從 1971年起,我通過在實踐中運用這些原則,逐漸對人類疾病及其治療有了更深層次的瞭解。
VH:你的治療方法的有一個特點,就是認為發燒是有益的,用泰諾或抗生素抑制發燒,對孩子的壞處大於好處。
PI:非常正確。在美國,我們對發燒和感染極度恐懼,這是可以理解的,但卻造成可怕 的障礙,使我們無法治癒個人和社會的疾病。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,許多孩子死于肺炎、猩紅熱和白喉。今天,美國孩子很少會由於急性感染或炎症導致發燒而
死亡,這種情況在1900年前經常是致命的。醫療設備的進步、衛生保健條件的改善、甚至文化水準的提高對這種變化所起到的作用,要比醫學干預,如疫苗和抗生素的作用還大。
無論如何,最重要的,是要瞭解我們自身的免疫系統。它產生發燒,發燒是我們身體中一種主要的防禦力量,
用來對付毒素和依靠毒素生存的細菌。家長急切地給孩子退燒,認為燒退了,孩子就健康了,其實通常都不是這樣的。我們有一種思維定式,認為生病是不好的,不
生病的時候就是健康的。這不總是對的。發燒是治療疾病的火焰,是了不起的清潔工,是形成孩子的免疫系統的重要部分。與從出生就用疫苗、抗生素和退燒藥物抑
制相比,在兒童時期經過發燒充分鍛煉的免疫系統,在成人後要強壯得多。“非用即失”這句諺語,用在這裡很合適。
VH:為什麼孩子比成人更容易發燒和發高燒?
PI:通常,兒童緊張時
就容易發燒。而且,兒童時期是成長最快,變化最大的時期。成長過程中,身體會經歷多次發育,每次發育,都會破壞舊的細胞和組織,產生有毒的廢棄物,通常身
體會在重建新細胞和組織的過程中清理乾淨。這種破壞、清理和重建的過程,時刻都在通過我們身體裡的免疫系統悄悄地進行,成長中的兒童更是如此。偶爾,這種
免疫系統的重塑過程會加速,可能是因為我們不知不覺地加快了成長速度,也可能是我們因為過於緊張而中毒。免疫系統的內部加速變化有一種不受歡迎的外在結果——它讓我們生病,發炎、發燒或產生粘液,因此我們會患上感冒、流感、嘔吐、腹瀉、膿毒性咽喉炎等。免疫系統會將身體中的粘液、膿汁、細菌和其它為細菌提供營養的毒素和廢物驅逐出來。
一個重要的事實是,疾病的症狀也正是對疾病的治療。因為症狀是由炎症產生,而炎症正是免疫系統解毒治病的方法。現在,無論醫生還是消費者,對於急性炎症的治療功能極其不解,這種功能與慢性炎症截然相反。
當我們用泰諾、布洛芬、減充血劑和抗生素消除症狀的同時,也在消除先天免疫系統的治療、清理和驅除疾病的能力。隨之產生的結果是,反復地使用這類藥物,使先天免疫系統對急性炎症的強烈回應冷卻下來,從而增加了患過敏、哮喘和其他輕微慢性炎症的傾向。
VH:那麼,是不是細菌使我們生病?
我
們從出生後不久開始,一生都與身體中的數萬億細菌和平共處,只有當其它因素和壓力源打破這種平衡時,我們才會生病。細菌通常都扮演清道夫的角色,而不是掠
奪者的角色。更深入一個層次,細菌不會導致疾病,但它們會以疾病為食,並且會觸發免疫系統使疾病加重,發生炎症,如發燒、疼痛、發紅或腫脹。無論是兒童還
是成人,每種炎症,每次感冒、咽痛、耳痛、發燒和皮疹,都是一次“治療契機”。一次治療契機就是一次免疫系統的深度反應,為身體進行一次清理和解毒。它是人的精神重塑身體的巨大努力,以使身體適應性更強。
VH:哇,這真是一個與眾不同的美好視角,每位家長在孩子小時候都會多次經歷這樣的過程。
PI:是的,這種過程在我們一生中都會持續進行。它是人生各個層次都要經歷的發展和 成長過程。父母對待發燒的不同態度,對孩子的治療過程產生的作用,是令人驚訝的。孩子似乎本能地知道這是他們所需要的。孩子發燒時通常不會像成人一樣有這
樣那樣的疼痛,因為兒童的身體不像成人身體那樣密實堅硬,身體對發燒的熱量衝擊產生的阻力較小。我認識一個五歲的小男孩,在他發燒時,對焦急的媽媽說, “別著急,媽媽,我只是在長大。”
VH: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就可以在外面跑著玩,對吧?
PI:
哦,不,當然不是。這時候,孩子應該休息,而且,特別重要的是要讓他們保暖。
我的一般經驗是,給他們穿暖和,使臉頰發紅,手腳溫暖,但不能出汗。身體需要熱量,來燒毀疾病。如果身體中藏著毒素,那麼具有釋放作用的發燒,伴隨流鼻
涕、嘔吐或腹瀉等症狀,正是身體所需要的大掃除。這種釋放表明,免疫系統產生的發燒和炎症正在“消化”有毒廢物,將它們從身體中釋放出來。許多人發燒後其實更健康了。
VH:細菌學理論真是太多了!
PI:在那時,細菌學理論是一個重大的發現。細菌能夠影響疾病發生的過程,這個發現,幫助我們將公共和個人衛生保健水準提高到一個全新的層次,在某些方面,使我們的免疫系統的工作減少了許多。但這個理論有很大的局限性。早在1955 年,在《科學美國人》(Scientific American)雜誌上就有一篇文章,題為“對細菌學理論的重新思考”,講的是每個人身體中都有致病細菌,但並不是每個人都生病。文章的結論是,我們是
否生病,更多依賴於你的身體狀況,而非細菌的存在。
所以,我們早就知道,儘管在疾病和虛弱的情況下有細菌滋生,但細菌很少會直接導致疾
病和虛弱。這就是為什麼我更喜歡用“炎症”代替容易產生誤解和誤導的“感染”一詞,“感染”會給人們心裡帶來很多恐懼。在有細菌性炎症的情況下,細菌在幫 助我們清理身體。細菌以身體中不斷產生的死去和衰敗的物質為食——這是細胞正常的生命週期。由於多數細胞會持續地死去並被替代,每個正常的健康的兒童和成 人身體中都會有數萬億細菌存在。
VH:我們已經習慣性地認為發燒是危險的,家長怎麼知道什麼時候發燒是嚴重的呢?
PI:當一位母親客觀地、非感情用事地觀察生病的孩子時,她的判斷通常會是準確的。一般情況下,孩子發燒時會嗜睡,面部發紅,摸著很燙,沒有食欲。但如果發燒的孩子變得越來越虛弱,失去眼神接觸,身體變涼或面色發白,就應該找醫生或急救
室了。我的孩子們發燒時,我很少給他們量體溫。體溫計不能說明發燒是否嚴重,只有你通過對孩子的觀察才能知道。
通
常,如果體溫高於正常體溫一度,家長就會給孩子吃退燒藥。這樣做的結果是,使試圖
從身體中出來的毒素,回到身體中,隱藏得更深。沒有什麼被真正清除了,當泰諾或布洛芬的作用逐漸消失後,孩子會比以前病得更利害。如果第一次耳痛或膿毒性
咽喉炎沒有真正治癒,只是被抗生素抑制,孩子以後會反復發作耳痛或膿毒性咽喉炎。抗生素在真正需要時是能夠救命的,但在不必要時使用,就會削弱我們的免疫
系統。對於泰諾或布洛芬等抗炎藥物,說它們能“緩解”症狀的廣告是錯誤的。真正緩解症狀的藥物,會幫助、或分擔症狀清理身體的工作,從而使症狀減小工作強
度。這是一種解毒作用,草藥或順勢療法藥物能夠做到這一點,但抗炎藥物無法做到。
藥物通過抑制免疫系統的工作來抑制症狀。抗生素,儘管具有抑制作用,有時還是必要的。但抗炎藥物,如對乙醯氨基酚(泰諾)和布洛芬,對發燒並沒有幫助,根本不會預防驚厥,最好應該避免使用,除非疼痛特別嚴重,無法用解毒藥物、順勢療法藥物或其他治療方法緩解。
VH:
那麼熱性驚厥呢?家長都很擔心孩子發高燒會導致驚厥。
PI:這是家長過度擔心的另一個例子。第一個誤解是,熱性(高燒導致的)驚厥,也稱 為高熱驚厥,是直接由高燒導致的。這種說法不完全正確,因為95%的孩子發高燒但不會發生驚厥,而發生驚厥的孩子通常不會燒到那麼高的溫度。當體溫升得很 快時就會發生驚厥,經常在家長發現之前就發生了。有些孩子會發生驚厥,因為高燒發生時,身體的溫度與之不相匹配。一般當身體、胳膊、手、腿和腳太冷,高溫
的衝擊波難以穿越整個身體時,會發生這種情況。體溫升高時,病人會感覺寒冷發抖,這時應該蓋得暖和些。
另一個誤解是,驚厥會導致永久性的大腦損傷——不會的。一般而言,如果驚厥沒有發生在開始發燒24小時內,根本不太可能出現這種情況。
避免高熱驚厥的最好方法,是讓孩子保持溫暖,補充足夠的水分,使發燒的溫度能夠在全身迴圈開。如果孩子蹬掉毛毯,至少要讓肚子、腿和腳保持溫暖。世界上許多傳統治療方法,都會用毛毯裹住發燒的孩子。
VH:我們的讀者怎樣才能瞭解更多這方面的知識呢?
PI:可以訪問www.philipincao.com, 列印我寫的關於兒童健康、免疫系統和疫苗接種的文章。網站上還有我寫的家庭治療指導,詳細介紹了在家裡如何護理兒童和成人的發燒、感染和炎症。我就是根據
這些指導方法養育我的三個孩子的,他們現在都已成年,我從沒給他們用過泰諾、布洛芬或抗生素,他們都非常健康,沒得過過敏和氣喘等病症。
這篇訪談曾發表在《維吉尼亞·霍普金健康觀察》中。轉載已獲許可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